南昌演出网:金鑫阁、江龙大戏院、老宝丽、豫章歌舞城、君来、中国城、京东大舞厅、鑫日和爱国大舞台……在南昌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对这些名字一定不陌生。曾经盛极一时的南昌演艺市场从2002年之后逐渐萧条, 这些红火了近十年的演艺剧院纷纷倒闭停演,如今仅剩下新中原、宝丽、琴岛之夜三家。
南昌演艺剧场曾有十余家之多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那时候还没有酒吧、KTV,一些精明的茶座老板开始请人在茶馆里唱歌跳舞,一群人围在一起欣赏歌曲,成为当时南昌人夜间娱乐的主流方式。”家住青云谱区的赵先生告诉记者,随着南昌音乐茶座规模越来越大,表演从刚开始的唱歌跳舞,渐渐增加了相声、小品、杂技等节目,形成了最初的演艺歌厅模式。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南昌的娱乐市场开始繁荣起来。1994年,金昌利在南昌成立,金昌利虽然以演出为主,还带有小品、点歌等形式,但是相较一般表演更注重舞台,演出专业化增强,形成了南昌民营剧场最初的模式。几年后,一批湖南人来到南昌,开始筹备具有湖南演艺剧场特色的金鑫阁大歌城。金鑫阁进入南昌是极具标志性的,随着金鑫阁大歌城的逐渐壮大,很快形成了金昌利和金鑫阁两强竞争的格局。
在2000年左右,南昌民营演艺剧场达到了鼎盛时期,金鑫阁、江龙大戏院、老宝丽、豫章歌舞城、君来、中国城、京东大舞厅、鑫日和爱国大舞台等十余家剧场相互竞争。此外,当时不少宾馆为了吸引顾客,也纷纷进军演艺市场,例如南昌宾馆、鄱阳湖大酒店、赣江宾馆等都开设了歌舞演艺的娱乐活动。
行业遭遇大洗牌逐渐萧条
没有人会想到,在堪称发展的黄金时期,南昌演艺剧场会就此没落,红火了近十年的剧场纷纷倒闭停演,如今仅剩下新中原、宝丽、琴岛之夜三家。
在2002年,随着国家对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严控和“非典”疫情的出现,南昌民营演艺剧场遭遇了一次猝不及防的大洗牌,剧场纷纷关门,即使是当时的行业标杆——金鑫阁也在那个时候出现萧条。据业内人士透露,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许多人都不敢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加之此时的演艺剧场节目更换不快,表演形式单调,加上酒吧、KTV的兴起,南昌几家剧院逐渐走向式微。
记者了解到,也就是在南昌演艺市场陷入低迷的时期,当年一些叱咤风云的主持人,都相继离开了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