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仿真动态发声恐龙展览租赁明细总表 |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尺寸(米)按长度 |
动作 |
数量 |
米数 |
婉龙 |
腕龙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
 |
长17.5米 |
有动作 |
1 |
17.5 |
马门溪龙 |
马门溪龙的脖子由长长的、相互迭压在一起的颈椎支撑着,因而十分僵硬,转动起来十分缓慢。它脖子上的肌肉相当强壮,支撑着它蛇一样的小脑袋。 |
 |
长16.5米 |
有动作 |
1 |
16.5 |
婉龙 |
腕龙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
 |
长14米 |
有动作 |
1 |
14 |
霸王龙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14米 |
有动作 |
1 |
14 |
霸王龙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14米 |
有动作 |
1 |
14 |
婉龙 |
腕龙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
 |
长14米 |
有动作 |
1 |
14 |
霸王龙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13米 |
有动作 |
1 |
13 |
棘背龙 |
棘龙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体长12~19米,帆高1.65米,臀高2.7~4.8米,体重4-18吨。是与鲨齿龙同时间生活的大型肉食动物。 |
 |
长13米 |
有动作 |
1 |
13 |
剑龙 |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
 |
长13米 |
有动作 |
1 |
13 |
梁龙 |
梁龙,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
 |
长12米 |
有动作 |
1 |
12 |
婉龙 |
腕龙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
 |
长12米 |
有动作 |
1 |
12 |
三角龙 |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和暴龙生活在一个时期,同一个地方,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
 |
长10米 |
有动作 |
1 |
10 |
副栉龙 |
副栉龙又名副龙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 |
 |
长9米 |
有动作 |
1 |
9 |
霸王龙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8米 |
有动作 |
1 |
8 |
仰姿霸王龙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8米 |
有动作 |
1 |
8 |
飞龙 |
古代神话能喷火的巨龙,多出来国外科幻小说里,邪恶的代表,同时个别又有维护正义的火龙,火龙外形凶悍威猛,深受国内外的人士喜欢,如纹身,玩具模型等都有大量使用。 |
 |
长8米 |
有动作 |
1 |
8 |
擒龙打斗 |
禽龙(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禽龙是种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 |
 |
长7米 |
有动作 |
1 |
7 |
镰刀龙 |
镰刀龙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其利爪状如镰刀,非常奇特。 |
 |
长6.5米 |
有动作 |
1 |
6.5 |
食蜥王龙 |
食蜥王龙属于兽脚亚目的异特龙科,是异特龙的近亲,是一种非常大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启莫里奇晚期到侏罗纪末期提通期,约在1.51-1.45亿年前启莫里阶到提通阶,也是侏罗纪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体型稍大于北美谭氏蛮龙。 食蜥王龙也是侏罗纪体型最大的食肉恐龙。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双冠龙 |
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棘龙 |
棘龙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体长12~19米,帆高1.65米,臀高2.7~4.8米,体重4-18吨。是与鲨齿龙同时间生活的大型肉食动物。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沱江龙 |
生活在中国的沱江龙与同时代生活在北美洲的剑龙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沱江龙从脖子、背脊到尾部,生长着15对三角形的背板,比剑龙的背板还要尖利,其功能是用于防御来犯之敌。在短而强健的尾巴末端,还有两对向上扬起的利刺,沱江龙可以用尾巴猛击所有敢于靠近的肉食性敌人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重爪龙 |
重爪龙,原意属名为坚实的利爪,沃克氏重爪龙的爪子比较其体躯而言真是庞大,重爪龙属于食肉的兽脚类恐龙,以前肢有大的爪而得名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斑龙 |
斑龙又名巨龙、巨齿龙,属名在希腊文意为"巨大的蜥蜴",斑龙是种大型肉食性恐龙,生存于中侏罗纪巴通阶的欧洲(英格兰南部、法国、葡萄牙)。斑龙是侏罗纪晚期一种体型庞大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其遗骸非常破碎,里面可能还混杂其他兽脚类骨骼的破片。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阿马加龙 |
阿马加龙是一种很奇怪的蜥脚类恐龙,他背上有两排鬃毛状的长棘,有人推测它的用途是为了迷惑食肉恐龙,使他们认为阿马加龙很大,不适合捕杀。 从中生代侏罗纪到白垩纪,在南半球曾有一块超大陆"冈瓦纳"。在代表冈瓦纳的恐龙中,有一种在脖子后方有两列长棘刺的蜥脚类。这就是阿马加龙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伶盗龙 |
伶盗龙(学名:Velociraptor)又译迅猛龙、速龙、快盗龙,属名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大约生活于8,300万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坎潘阶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南十字龙 |
南十字龙,学名:Staurikosaurus.是恐龙总目下的一属恐龙,该物种被认为是最早的恐龙。以后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相当一部分食肉恐龙都由南十字龙进化而来。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剑龙 |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角鼻龙 |
在侏罗纪晚期,有一种个子大却很凶残的食肉恐龙--角鼻龙,从外形上看,它与其他的食肉恐龙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大头,粗腰,长尾,双脚行走,前肢短小,上下颌强健,嘴里布满尖利而弯曲的牙齿。但它的鼻子上方生有一只短角,两眼前方也有类似短角的突起,这可能就是它被称为角鼻龙的原因。另外,头部还生有小锯齿状棘突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棘背龙 |
棘龙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体长12~19米,帆高1.65米,臀高2.7~4.8米,体重4-18吨。是与鲨齿龙同时间生活的大型肉食动物。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三角龙 |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和暴龙生活在一个时期,同一个地方,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棘背龙 |
棘龙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体长12~19米,帆高1.65米,臀高2.7~4.8米,体重4-18吨。是与鲨齿龙同时间生活的大型肉食动物。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剑龙 |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6 |
副栉龙 |
副栉龙又名副龙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 |
 |
长6米 |
有动作 |
1 |
5 |
独角龙 |
独角龙生活在晚白垩世的北美洲,与尖角龙是近亲。一部分科学家认为独角龙就是尖角龙。独角龙的鼻角非常尖利,可以刺穿掠食者的皮肉。 |
 |
长5.5米 |
有动作 |
1 |
5.5 |
龙王龙 |
龙王龙事实上有可能是幼年肿头龙。 |
 |
长5.5米 |
有动作 |
1 |
5.5 |
剑龙 |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
 |
长5.5米 |
有动作 |
1 |
5.5 |
鸭嘴龙 |
鸭嘴龙(hadrosaurs) 为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最大的有15米多长。是白垩纪后期鸟盘目草食性恐龙家族的其中一员 |
 |
长5.5米 |
有动作 |
1 |
5.5 |
鸭嘴龙 |
鸭嘴龙(hadrosaurs) 为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最大的有15米多长。是白垩纪后期鸟盘目草食性恐龙家族的其中一员。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6 |
坐骑霸王龙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似鸵龙 |
似鸵龙(属名:Struthiomimus)是种类似鸵鸟的长腿恐龙,属于兽脚亚目似鸟龙下目,它们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加拿大亚伯达省,约7600万到7000万年前。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三角龙 |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和暴龙生活在一个时期,同一个地方,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三角龙 |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和暴龙生活在一个时期,同一个地方,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副栉龙 |
副栉龙又名副龙栉龙,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重爪龙 |
重爪龙,原意属名为坚实的利爪,沃克氏重爪龙的爪子比较其体躯而言真是庞大,重爪龙属于食肉的兽脚类恐龙,以前肢有大的爪而得名。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永川龙 |
永川龙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全长约11米,站立时高2.85米,最高速度50km/时有一个又大又高的头,略呈三角形。嘴里长满了一排排锋利的牙齿,就像一把匕首。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剑龙 |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 |
 |
长5米 |
静态 |
1 |
5 |
牛龙 |
牛龙(属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龙、肉食牛龙,属于兽脚亚目角鼻龙下目的阿贝力龙科,是一类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由于头顶有两只触角,顾名思义为牛龙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禽龙打斗 |
禽龙(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禽龙是种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野牛龙 |
牛龙(属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龙、肉食牛龙,属于兽脚亚目角鼻龙下目的阿贝力龙科,是一类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由于头顶有两只触角,顾名思义为牛龙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迅猛龙 |
迅猛龙是一种小型的肉食恐龙,行动非常敏捷,脑容量较大,再加上前后肢均长有非常尖锐的爪子,因此是一种非常具有危险性的极具杀伤力的中小型肉食恐龙。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棘背龙 |
棘龙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体长12~19米,帆高1.65米,臀高2.7~4.8米,体重4-18吨。是与鲨齿龙同时间生活的大型肉食动物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霸王龙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肿头龙 |
肿头龙生活在六千七百万年前,体长5米左右,头顶肿大,好像长着一个巨瘤,用两条粗壮的后腿走路,是鸟脚类恐龙的一种。脸部与口部饰以角质或骨质突起的棘状物或肿瘤;而头颅背部覆以突起的构,头骨顶部出奇的肿厚、隆起,厚度达25厘米。由于头骨肿厚,头骨上的部分孔洞也封闭了。肿头龙主要生活在山地的内陆平原和沙漠中。 |
 |
长5米 |
有动作 |
1 |
5 |
单脊龙 |
将军庙单脊龙是体型中等大小,兽脚类斑龙超科恐龙,也叫将军蛋鸡龙 |
 |
长4.5米 |
有动作 |
1 |
4.5 |
独角龙 |
独角龙生活在晚白垩世的北美洲,与尖角龙是近亲。一部分科学家认为独角龙就是尖角龙。独角龙的鼻角非常尖利,可以刺穿掠食者的皮肉。 |
 |
长4.5米 |
有动作 |
1 |
4.5 |
盔龙 |
盔龙(学名Corythosaurus),又名冠龙、鸡冠龙、盔头龙或盔首龙,意为“头盔蜥蜴”,是鸭嘴龙科赖氏龙亚科下的一属,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500万年前。 |
 |
长4.5米 |
有动作 |
1 |
4.5 |
异特龙 |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吨。 |
 |
长4米 |
有动作 |
1 |
4 |
牛龙 |
牛龙(属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龙、肉食牛龙,属于兽脚亚目角鼻龙下目的阿贝力龙科,是一类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由于头顶有两只触角,顾名思义为牛龙 |
 |
长4米 |
有动作 |
1 |
4 |
原角龙 |
原角龙(属名:Protoceratops)在希腊文意为“第一个有角的脸, 是种角龙下目恐龙,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约1亿—6500万年前)的恐龙。为短肢四足动物,体长2米,体重1.5吨。齿长而锋利。颈部有骨质壳皱,颌部肌肉硕大。可能以棕榈叶为主食。 |
 |
长4米 |
有动作 |
1 |
4 |
禽龙 |
禽龙(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禽龙是种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 |
 |
长4米 |
有动作 |
1 |
4 |
小霸王龙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4米 |
有动作 |
1 |
4 |
窃蛋龙 |
窃蛋龙,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 |
 |
长4米 |
有动作 |
1 |
4 |
双冠龙 |
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 |
 |
长4米 |
有动作 |
1 |
4 |
偷蛋龙 |
偷蛋龙,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 |
 |
长4米 |
有动作 |
1 |
4 |
甲龙 |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4 |
迅猛龙 |
迅猛龙是一种小型的肉食恐龙,行动非常敏捷,脑容量较大,再加上前后肢均长有非常尖锐的爪子,因此是一种非常具有危险性的极具杀伤力的中小型肉食恐龙。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恐爪龙01 |
恐爪龙学名:Deinonychus)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3.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1亿800万年前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恐爪龙02 |
恐爪龙学名:Deinonychus)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3.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1亿800万年前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圆角龙 |
圆角龙(属名:Protoceratops)在希腊文意为"第一个有角的脸, 是种角龙下目恐龙,生存于上白垩纪坎潘阶的蒙古。原角龙属于原角龙科,原角龙科是一群早期角龙类。不像晚期的角龙类恐龙,原角龙缺乏发展良好的角状物,且拥有一些原始特征。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偷蛋龙 |
偷蛋龙,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偷蛋龙02 |
偷蛋龙,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戟龙 |
戟龙(Styracosaurus)又名刺盾角龙,在希腊文意为"有尖刺的蜥蜴(στυραξ)",是草食性角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坎潘阶,约765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似鸟龙 |
似鸟龙属(属名:Ornithomimus)意为"鸟类模仿者",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急速似鸟龙(O. velox)是根据一个脚掌与部份手掌来命名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坐骑霸王龙01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坐骑霸王龙02 |
霸王龙,又名暴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体长12~14.6米(顺弯最大体长15.3米)。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翼龙01 |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翼龙02 |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翼龙03 |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
 |
长3米 |
静态 |
1 |
3 |
翼龙04 |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翼龙05 |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翼龙05 |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翼龙06 |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翼龙07 |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
 |
长2米 |
静态 |
1 |
2 |
慈母龙 |
慈母龙英文名(maiasaura)的含义是“好妈妈蜥蜴”。1979年在美国蒙大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恐龙窝,其中有小恐龙的骨架。于是他们把这种恐龙命名为慈母龙。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双冠龙 |
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双冠龙 |
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双冠龙 |
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甲龙01 |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甲龙02 |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锯齿龙 |
锯齿龙类是种大型四足动物,身长约2.5米(8呎4吋),拥有大象般的腿,以半直立姿势行走。 |
 |
长3米 |
有动作 |
1 |
3 |
似鸟龙 |
似鸟龙属(属名:Ornithomimus)意为“鸟类模仿者”,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 |
  |
长2米 |
静态 |
1 |
2 |
智慧树 |
|
|
高2米左右 |
有动作 |
1 |
|
恐龙蛋 |
|
 |
|
静态 |
|
|
恐龙出蛋 |
|
 |
|
静态 |
1 |
|
恐龙出蛋 |
|
 |
|
静态 |
1 |
|
恐龙出蛋 |
|
 |
|
动态 |
2 |
|
电动恐龙小车 |
|
 |
|
能走动 |
|
|
仿真恐龙头 |
|
 |
|
有动作 |
1 |
|
行走恐龙 |
|
 |
|
行走 |
1 |
|
恐龙服装 |
 |
 |
 |
|
|
|